2025年“我心目中的人体器官捐献”获奖征文:用真情让死与生的距离不再遥远
发布时间:2025-07-08 14:29:45 来源: 发布者: 浏览373 次
用真情让死与生的距离不再遥远
——讲述我身边的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故事
2017年12月31日,是又一个让石家庄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翟璘感动和铭记的日子,他再次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一名80后的重症患者离世,自愿捐献器官。当天晚上他在医院与捐献者家属进行了几个小时的沟通,讲清政策和要求,协调器官捐献相关事宜,并见证器官获取手术全过程……。这个凡人善举,成功捐献了一个心脏、一个肝脏、两个肾脏,移植成功后挽救了4名患者的生命!这也是石家庄市第一例成功捐献心脏器官的捐献者。面对一边是悲恸欲绝时的人间大爱,一边是病痛煎熬中的绝处逢生,从担任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工作那一刻起,翟璘做为连接捐献志愿者与受捐者的桥梁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人体器官移植技术是20世纪医学领域所取得的重大进展之一,给许多末期脏器衰竭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我国每年有超过100万患者有器官移植需求,其中约30万人符合移植手术指征,但仅有约1万人能够幸运地等到供体进行器官移植手术,由于传统的陈规旧俗、社会对器官捐献和移植的认知缺乏,导致我们的捐献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移植的需求,许多患者在等待中逝去。面对那些渴望的目光,面对那些在生死线上徘徊着亟待挽救的生命,面对那些濒临绝望的痛苦家庭,需要有更多的群众关心、关注、支持人体器官捐献事业!
人生是美好的,我们既要学会珍惜生命,又要懂得尊重生命。生命因爱而得到再生和延续,世界因爱而更加和谐和美好。每一次器官捐赠都是一次情与爱的神圣传承,一次灵与肉的伟大交接,一次善与美的无私奉献,器官捐献是伟大而崇高的事业,近年来,在翟璘的积极协调与推动下,全市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专题培训覆盖全市所有县、区,培训信息员3000余人,逐步建立起一支覆盖全市乡镇卫生院以上医疗机构的宣传员、信息员队伍,将全市器官捐献工作进一步向基层推进;通过报纸、电视新闻、地铁媒体宣传器官捐献意义、知识、流程,引导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捐献志愿者行列。组织协调建好缅怀纪念场所,每年清明节组织对捐献者的缅怀纪念活动,让逝者得以安息,让善行永久传承。从2015年全市启动器官捐献工作以来,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实现器官捐献333例,捐献大器官964个,使922名患者重获新生,捐献角膜396枚,使300余名患者重见光明!翟璘说,捐献者来自各行各业,农民、工人、学生……每一次的成功捐献,都是志愿者的亲人在万分悲痛中做出的艰难决定。捐献的理由只有一个:帮助别人,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延续生命,大爱永恒!生命相依,希望永在,你把生命作为礼物,赠予不相识的生命,人类因而血脉相连、生生不已。生命的意义在于对他人、对社会、对家人的奉献,这样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
器官捐献是一项自愿的、无偿的社会公益事业,是造福人类的高尚行为,是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象征。器官捐献者是无私奉献、挽救生命的英雄。是他们让那些苦苦守候的人,重燃新生的希望;是他们让那些器官衰竭患者重获再生的力量;是他们的引导示范作用,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逝去也能成就奉献,他们以更加荣耀的方式活在世界上,活在人们的心中!为使那些期盼得到器官移植的患者早日重获新生,为了挽救更多宝贵生命,器官捐献协调员翟璘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爱心和奉献,使生命得到延续和传承!在他的影响下,我也成为了全国第7093485位捐献意愿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