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异物梗阻的救护
发布时间:2007-12-28 10:30:21 来源:石家庄红十字会 发布者:业务工作部 浏览7607 次
(一)、发病原因:
1. 饮食不慎。成年人大多发生在进餐时,因进食急促、过快,尤其是在摄入大块的,咀嚼不全的食物时,若同时大笑或说话,很易使一些肉块、鱼团、菜梗等滑入呼吸道。
2. 酗酒。大量饮酒时,由于血液中酒精浓度升高,使咽喉部肌肉松弛而吞咽失灵,食物团块极易滑入呼吸道。
3. 个别老年人因咳嗽,吞咽功能差,或不慎将假牙或牙托误送入呼吸道。
4. 婴幼儿和儿童有嘻弄和口含异物的习惯,且因防御咳嗽力弱,反射功能差,一旦嘻笑或碲哭时,可因误吸气而将口腔中的物品吸入呼吸道,如异物不能咳出,则病情严重,预后也较差。
5. 昏迷病人,因舌根后坠,胃内容物和血液等返流入咽部,也可阻塞呼吸道入口处。
6. 企图自杀或精神病患者,故意将异物送入口腔而插进呼吸道。
常见的呼吸道异物有糖果、话梅、花生米、药片、西瓜子以及纽扣等。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这类意外事故常发生在餐馆进餐时,尤其是原来患有冠心病者,易误诊为冠心病发作,所谓“餐馆冠心病”的名称就由此而来。
(二)、临床表现
1. 特殊体征:当异物吸入气管时,伤病人突然的刺激性咳嗽、反射性呕吐、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由于异物吸入气道时感到极度的不适,伤病人常常不由自主地以一手呈“V”字状地紧贴于颈部,以示痛苦和求救。这成为一个特殊典型的体症。(如下图)
2. 呼吸道部分阻塞:伤病人有咳嗽、喘气或咳嗽弱而无力,呼吸困难,吸气时带有高声,梗塞患者手呈“V”体征,面色出现苍白,发绀。
3. 呼吸道完全阻塞:进而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面色灰暗,紫绀,失去知觉,昏倒在地,严重者,丧失生命。
4. 昏迷患者在呼吸道被打开后,仍无法将空气吸入肺内。(三)、现场急救与海氏手法
气道异物梗塞,伤病人发病突然,病情严重,短时间危及生命,急救的措施应是现场使用简单易行、实用性强的、不借助医疗设备的手法立即将异物排出气道,畅通气道,使呼吸气体得以进出。
对于气道异物的处理,在现场主要采用“腹部冲击法”。这种抢救方法,是美国著名医学家亨利"海氏教授(Henry J Heimlich)发明的。
该法利用冲击腹部—膈肌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长驱直入气管,将堵塞气管、喉部的食物块等异物驱除。
具体救治方法:
腹部手拳冲击法:又称Heimlich急救法。方法是通过手拳冲击腹部时,使腹压升高,膈肌抬高,胸腔压力瞬间增高后,迫使肺内空气排出,形成人工咳嗽,使呼吸道内的异物上移或驱出。
(1)立位腹部冲击法 适用于意识清楚的患者。
取立位,急救者站在患者背后,给患者弯腰头部前倾,以双臂环绕其腰,一手握拳,使拇指倒顶住其腹部正中线肚脐略向上方,远离剑突尖。另一手紧握此拳以快速向内向上冲击,将拳头压向患者腹部,连续6~10次,以造成人工咳嗽,驱出异物,每次冲击应是独立,有力的动作,注意施力方向,防止胸部和腹内脏器损伤。
(1)立位腹部冲击法 适用于意识清楚的患者。
取立位,急救者站在患者背后,给患者弯腰头部前倾,以双臂环绕其腰,一手握拳,使拇指倒顶住其腹部正中线肚脐略向上方,远离剑突尖。另一手紧握此拳以快速向内向上冲击,将拳头压向患者腹部,连续6~10次,以造成人工咳嗽,驱出异物,每次冲击应是独立,有力的动作,注意施力方向,防止胸部和腹内脏器损伤。
(2)卧位腹部冲击法:适用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另外,此法也可用于抢救者身体矮小,不能环抱住清醒者的腰部时。
将患者置于仰卧位,使头后仰,开放气道。急救者跪其大腿旁成骑跨在两大腿上,以一手的掌根平放在其腹部正中线肚脐的略上方,不能触及剑突。另一手直接放在第一只手背上,两手重叠,一起快速向内向上冲击伤病者的腹部,连续6~10次,检查异物是否排出在口腔内,若在口腔内,用手取异物法取出,若无,可用冲击腹部6~10次进行检查。
将患者置于仰卧位,使头后仰,开放气道。急救者跪其大腿旁成骑跨在两大腿上,以一手的掌根平放在其腹部正中线肚脐的略上方,不能触及剑突。另一手直接放在第一只手背上,两手重叠,一起快速向内向上冲击伤病者的腹部,连续6~10次,检查异物是否排出在口腔内,若在口腔内,用手取异物法取出,若无,可用冲击腹部6~10次进行检查。
对于引起心跳呼吸骤停的严重伤病者,异物排出,要立刻进行CPR救法。
特别强调的是,此法还适用于溺水患者的救治。
(三)、婴幼儿呼吸道异物的现场
(1)背部拍击法:将患儿骑跨并俯卧于急救者的胳臂上,头低于躯干,手握住其下颌,固定头部,并将其胳臂放在急救者的大腿上,然后用另一手的掌握部用力拍击患儿两肩胛骨之间的背部4~6次。使呼吸道内压骤然升高,有助于松动其异物和排出体外。
(2)胸部手指猛击法:患儿取仰卧位,抱持于急救者手臂弯中,头略低于躯干,急救者用两手指按压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交界点一横指处4~6次。必要时可与以上方法交替使用,直到异物排出或患儿失去知觉。
(2)胸部手指猛击法:患儿取仰卧位,抱持于急救者手臂弯中,头略低于躯干,急救者用两手指按压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交界点一横指处4~6次。必要时可与以上方法交替使用,直到异物排出或患儿失去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