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7年 晋州红十字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送出生命希望

发布时间:2024-11-27 17:14:43 来源: 发布者: 浏览4870 次

        1120日,来自晋州市经贸小区85女士周伟伟,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建华院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用“生命的种子”挽救了一名血液病患者,他也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第18898例、河北省第811例、石家庄市第233例、晋州市第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周女士是晋州市一名红十字志愿者,也是一名“爱心妈妈”。2007年,在参加无偿献血的过程中,她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背后的重要意义,便义无反顾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其实,周女士做出这个决定并不是偶然的。周女士的父亲是石家庄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大队晋州市分队的大队长,是一名长期坚守在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一线的志愿者,空余时间,父亲总是带着她去参加各类志愿活动,感受爱、传递爱。在父亲的带动下,周女士对公益事业的热情持续升温,也积极加入到了红十字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成为了一名红十字志愿者。

        时光芿苒,沉睡17年的“火种”终被唤醒,即将点燃一个新生的希望。“入库17年,等了17年,终于等来了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实话说,接到电话的一瞬间我还以为是骗子呢,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能匹配上,很是惊讶!”周女士笑着说。因为在决定入库时,她就了解到,非血缘关系之间的造血干细胞适配概率只有数万分之一,于是,周女士毅然决定拿起这场生命长跑接力赛的“第一棒”。

        11月15日,周女士来到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开始为期5天的动员剂注射20日上午,采集正式开始。周女士平躺在床上,血液从她左侧手臂中抽出,经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后,获取干细胞成分,其余的血液随后通过右侧手臂回输到她的体内。身旁的血细胞分离机“嗡嗡”声格外清晰,为了保证血液正常流速,周女士抓握着压力球,一松一握之间,红色的压力球仿佛有了“心跳”的节奏。随着血细胞分离机连续4个多小时的平稳运转,273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一点一滴地汇集,它们即将被送往患者所在的医院,为他(患者)带去生命的曙光。采集床上,周女士神采奕奕地说:“希望他能战胜病魔,早日恢复健康,在以后的日子里平安喜乐。”

       捐献当天,晋州市红十字会秘书长马浩一行来医院看望了周女士采集过程中,周女士的父亲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他欣慰地表示,“我特别支持孩子去做好事、善事!当初闺女告诉我说她匹配成功了,能捐献的时候,我真是打心眼里开心啊,也为我闺女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