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花开石家庄 ——记河北省石家庄玉树民族中学

发布时间:2011-11-14 15:02:20 来源:石家庄红十字会 发布者:业务工作部 浏览6906 次

本稿件转自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报刊社   中国红十字报《博爱》杂志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有一所特殊的中学——石家庄玉树民族中学。学校只有286名学生,全部来自青海玉树灾区,约三分之一是孤儿或单亲,其他来自牧民家庭,年龄最小的10岁,最大的超过18岁。
    如今,孩子们已在学校生活一年多,第一批来的88人已完成学业。随之,又有88名新生从玉树赶来。近日,记者跟随石家庄红会工作人员来到这所学校,与孩子们分享了他们的故事。

286个孩子与200万元善款
    2010年4月14日,强震猝袭玉树,造成大批学校损毁,房屋倒塌,许多学生面临失学。为了保证孩子们上学的权利,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将这些孩子安置到内地各大城市的中小学中。其中,来自玉树孤儿学校、结古镇中心寄宿学校、巴塘寄宿学校和玉树第二民族中学的286名学生来到石家庄,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
    为了让孩子们拥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今年初,经石家庄市红十字会申请,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拨付200万元救助金,用于帮助该校改善生活和教学条件。其中,110万元用于提高学生饮食水平,60万元用于生活必需品采购,10万元用于学校开展红十字系列活动,20万元用于保障学生交通安全和外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每一分爱心款的使用,我们都有详细的支出明细。小到一枚鸡蛋的采购,大到包车组织学生外出实践,所有账目都一目了然。而且,我们还经常接受来自红十字会财务部门和政府审计部门的审计,确保每一分都用到实处,用在孩子们身上。”校长吕宗海说。
    除了资金援助,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河北省红十字会、石家庄市红十字会还为学校的软件建设提供了大量帮助,如邀请心理学专家前往学校为学生开展心理辅导,组织红十字志愿者前往学校与学生进行互动,帮助学校牵线寻找社会各界援助等。对此,吕宗海深表感谢:“如果没有红十字会帮忙,我们条件要艰难很多。”
3两牛肉与3次水果
    来自藏区的孩子生活习惯与内地差别很大,他们喜欢吃牛羊肉,但极少吃蔬菜。为使孩子们营养均衡,学校邀请营养学家制定了科学食谱,安排孩子们每天吃三两牛肉,每周吃三次水果,既满足了孩子们的胃口,又不会造成营养失衡。
    18岁的江才扎西一年前来到学校,如今,他的生活几乎与内地孩子无异,只有脸型轮廓上还有一些青藏高原的影子。
    江才扎西来自玉树蘘歉县,地震中家中房屋全部倒塌,幸运的是家人都安全,家里的牛羊也没有遭受损失。如今,江才扎西的父母正在重建新房。
    “今年暑假回家时,爸爸妈妈见到我大吃一惊,邻居们都说我长高了,白净了。”江才扎西说,他仍然很爱吃肉,但已经节制了许多,而以前不喜欢吃的水果现在也爱吃了。
    吕宗海告诉记者,学校每天都为孩子们提供一杯牛奶、一杯豆浆,及鸡蛋、鸡腿、蛋糕、牛肉等营养丰富的食物。针对初三学生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特点,学校还专门为他们提供了夜餐。“这些钱都从200万元里支出,红十字会帮孩子们解决了最大的饮食问题。”
豆腐坊与红十字印象
    校园右侧一条小路的尽头是一间豆腐坊。这座豆腐坊,是红会为帮助学校节约成本和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援建的。
    “学生每天喝的豆浆、吃的各类豆制品都从这里做出来。自从豆腐坊建成后,学校节省了一大笔开销。”吕宗海说:“豆腐坊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豆浆和丰富的食物,更是一个培养他们动手能力的红十字实践基地。”
    孩子们有时亲手磨制豆浆。江才扎西说,自己以前从没喝过豆浆,也不知道豆子居然可以做出这么多花样。来到学校后不久,老师就组织他们去参观豆腐坊,并自己动手磨制豆浆。如今,他已经可以娴熟地操作机器了。
    14岁的才仁拉毛说,自己虽然没有亲手磨豆浆,却喝过同学们磨制的。“非常新鲜,我以前从没喝过豆浆,以后也会试着自己磨制。”才仁拉毛说。
    才仁拉毛来自玉树新寨村,中国红十字会在那里援建了大批民房。今年初,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携手青海省红十字会,为那里的村民送去大批物资。才仁拉毛说,她知道红十字会“是专门帮助别人的”。一旁的江才扎西也笑着说,他对红十字会印象很深,在玉树帮助很多人重建新家,还在蘘歉县建了一所学校。
    吕宗海告诉记者,如今学校成立了红十字会,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感恩教育、生命教育等多种方式,组织同学们学习红十字知识,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防灾避险与应急救护
    2008年汶川地震中,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全体师生无一人遇难,源于校长叶志平对防灾避险演习的毫不松懈,叶志平也被社会各界称为“史上最牛校长”。如今,吕宗海也在石家庄玉树中学开展这项工作。
    每学期,吕宗海都会与红十字会一起,组织学校全体师生开展数次防灾避险演习,对每一个演习环节都严格要求。学校开设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课,每年举行8次常态性主题活动,组织师生学习救护知识,保证在突发状况下能够第一时间对需要帮助的人进行紧急施救。吕宗海说:“学会这些知识后,即使他们离开学校,回到青海或者别的地方,也能用得上。”
    今年9月10日是第12个世界急救日,河北省红十字会与石家庄红十字会联合在石家庄市民心广场举行“千人心肺复苏急救演练”系列活动,石家庄玉树中学的45名同学也来到现场演练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红十字紧急救护技能,吸引了大批市民围观。市民们纷纷翘起大拇指,“这些孩子了不得”。
    今年7月,石家庄玉树民族中学第一批88名学生毕业离校,吕宗海又前往青海挑选了88名新生。“很多家长都知道这边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好,报名非常踊跃,有一两百人。但是因为学校条件有限,容纳不了那么多学生,最后只能从中挑选88名。” 对此,吕宗海深感遗憾。

                                                                本报记者   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