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冰水引发的热议
发布时间:2014-09-11 11:06:58 来源: 发布者: 浏览6687 次
事件
7月4日,新西兰一个癌症协会发起了“冰桶挑战”活动,通过向头上“淋冰水”,显示对身患癌症的病人及其家属的关怀和支持。7月15日,美国职业高尔夫运动员Chris Kennedy接受挑战,并指定他的表姐接力此活动,因为他表姐的丈夫得“渐冻人病”已有11年。之后,要么给自己头上淋一桶冰水并传递,要么向ALS(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公益协会捐款成为游戏规则。短短两月,游戏从美国波及欧洲、亚洲。近日,“冰桶挑战”在中国引发热潮,政界、科技、体育界名人纷纷加入其中,各种不同观点也相伴而生
点赞
“冰桶挑战”让慈善变酷
新兴媒体的发展、互联网思维正成为慈善的催化剂、助推器。
从某种意义上说,冰桶挑战是“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在慈善领域的创新应用。活动通过规则设计,把原本比较死板的慈善活动变成了一场传播罕见病知识的游戏。在听惯了慈善的大道理、见惯了总打悲情牌的募捐之外,有这样轻松有趣的方式挺好,但要注意别搞成强捐。
没人规定搞慈善一定要与珠泪涟涟相联系。慈善可以诉诸悲悯,让人因“受苦者皆为我辈”而伸出援助之手;也可以诉诸欢乐,让人因“嘿,这活动挺好玩挺酷”而高兴、满足,进而施援。后者往往被我们忽略,但其实更有感染力和传播力,能在短时间迅速积聚力量。尤其在充满娱乐精神的互联网上,这次混搭的效果着实不错。8月18日一天,瓷娃娃关爱中心就收到了3万多元捐款。
另外,冰桶挑战有一些牺牲,但不像“为慈善终生不娶”那样严重,人们参加这种活动可进可退,不就浇盆冰水嘛!就算不愿做也能在客观上引起对“渐冻人症”疗救的注意。而且从结果看,被点名参与的名人都乐在其中,大多既完成了挑战又掏了腰包。
还有一种担忧在于,一些商界人士把浇冰水和自己的公司、产品、活动联系起来,这样会不会在慈善活动中夹带私货?对此必须明确,慈善应以公序良俗为底线,无论包装成什么样,不能忘了汇聚爱心、互帮互助的内核。如果慈善的“行为艺术”过了头,想必消费者会用脚投票的。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新兴媒体的发展、互联网思维正在成为慈善的催化剂、助推器。慈善不能总停留在办晚会、发倡议、派任务等老三样上,新人新办法,网络传播、名人效应、社交媒体等元素碰撞,往往能在新时期让慈善的市场更为广阔。(人民)
差评
“冰桶挑战”岂非作秀
风行美国的公益活动“冰桶挑战”,以互联网的速度,开始席卷中国。各界男女明星纷纷捧场,一桶桶冰水灌顶,一个个名人湿身。
大佬们痛并快乐着,看客们的神经和眼球得以满足。但没有慈善的帽子,名人的“冰桶挑战”岂不成了纯粹的自虐秀?所以,“冰桶挑战”所及之处,以慈善的名义是必须的,但扪心自问,无论是名人还是看客,在意的真是慈善吗?
回到这场游戏发起时的规则。最初的规则是,受邀参加挑战的人浇一桶冰水在自己身上,并拍下视频上传到社交网络,然后再点名邀请3人继续接力,被点名的人如果在24小时内没有完成任务,就需要为“渐冻人”协会捐款100美元,或者两者都做。在后来的演变中,尤其在中国,人们不再关心被挑战的名人是否捐款,而是更在乎名人冰水浇身带来的神经刺激。至于名人大佬,本来可以选择默默地捐款,却几乎无一例外地加入到自虐秀中。因为被点名本身成了身价和影响力的代表,而挑战其他名人又成了自抬身价的手段。
“渐冻人”或许得到了捐赠,但也成了这场全球网络秀中被利用的工具。应该悲哀还是庆祝?
在中国,有识之士开始呼吁:将公益游戏化固然可寓“慈善”于娱乐,但不能本末倒置,玩着玩着,把自己玩丢了。“冰桶挑战”在中国似乎“被玩坏了”。明星、公众人物的加入,虽然能带来人气,为慈善热场,但也需要动机纯正。在一个关乎公共福祉的事情被炒作得很热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多一些心眼,宁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防明星、公众人物借船出海,夹带私货,借高热的公益活动刷存在感,追求个人影响力最大化。
需要给高热的“冰桶挑战”当头浇一桶冰水,不能将娱乐玩得过火,更要防止纯真的慈善之心被蒙上过度商业化的尘埃。
再看看这场特殊挑战连环赛的发起国官方怎么看?
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和众院日前下达通知,禁止政府人员、军人和议员参加,理由是支持特定的慈善活动有违职务道德规范。美国国务院还提醒驻外使领馆注意,“不管这项活动的目的有多大价值,都不允许利用公职营私,对此有严格的规定”,叮嘱大使等不要浇冰水。国防部、众院管理委员会也以同样的理由要求全体军人、议员不要参加。
那么,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参与慈善?什么才是真正的慈善呢?真正的慈善肯定不是为了利己。有一种衡量的标准是:左手所做的,不让右手知道。真正的慈善完全出于爱,是心甘情愿的。真正的慈善不是高高在上的施舍,而是和弱小群体感同身受,而是心手相连,彼此鼓励,彼此学习。
这回清楚了,应该得到帮助的,不仅仅是“渐冻人”,也包括参与这场大戏的所有名人大佬;应该被冰水浇醒的,不仅仅是名人大佬,也包括所有参与这场世界级狂欢的围观者们。(工时)
岗友之声
最上和妍Kazuya:很多人会反感“冰桶挑战”,但这个活动确实让我们了解这个病!希望大家都去捐款,希望大家的爱心用在需要的人身上!!
搜狐北京网友:帮助“渐冻人”是应该的,“冰桶”无疑会增加社会公众对这一群体的关注,但浪费水资源是不可取的。
叶燕玉:我表哥也得了这种病。他说看着自己慢慢死去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家人为他倾家荡产治一场治不好的绝症。
Sandmanzhang:“冰桶”看似娱乐,但其筹集的善款几乎解决了全世界“渐冻人”一年的基础护理费用,并且善款规模还在扩大,还有人说这水“费”得不值得么?
中国网事:当一场慈善活动火热的娱乐氛围掩盖了其本来的目的,当公众的关注点被引导向“欣赏”的角度时,谁能说这还是一场“慈善活动”?如果说该活动已变得“秀”气十足,那这些明星、企业家、政要是在作怎样的示范?
姬十三:“冰桶挑战”当然就是一场作秀。不过,借用一场作秀让大家关注罕见病,是无比难得的机会。
成都市文化馆_官博:呼吁人们关注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冰桶挑战”玩的根本停不下来,名人明星、男女老少轮番上阵,大淋冰水。然而医学专家呼吁大家“悠着点”,以下几类人最好别去挑战冰桶:高血压患者特别是服用降压药的人,喝醉酒的人,以及患有心脏类疾病的人。
知识点
AlS病,全称“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或称“卢伽雷病”,英国人也叫“运动神经细胞病”,是一种无法治愈而且致命的病。临床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合并受损的混合性瘫痪。史蒂芬·霍金便是这种病的患者。在中国,该病患者被称为“渐冻人”。
ALS病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常在病后3至5年内死亡。多数国家ALS的患病率为十万分之五至十万分之七,高的可达十万分之四十。太平洋关岛地区为该病的高发区,中国尚无较准确的统计资料。该病症主要是由遗传和散发性病例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