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建设”服务农村
发布时间:2013-09-11 11:16:53 来源: 发布者:办公室 浏览6854 次
“五项建设”服务农村
——山东省无棣县红十字会“博爱新村”建设素描
王勇智
2008年,山东省无棣县红十字会在无棣县原马山子镇蔡家村、沙头村,信阳乡姬家村、庞家村和车王镇西李之口村等五个试点村相继开展了“博爱新村”建设。
三年过去,各试点村均发生了显著变化,村民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生产技术获得科学提高,困难群众获得及时救助,红十字工作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一致认可。
无棣县红十字会的“博爱新村”建设主要包括“基层组织、救助体系、便民公益设施、扶贫项目、红十字文化”等“五项建设”。
基层组织建设。红十字基层组织网络是开展工作的基本条件,无棣县“博爱新村”建设各试点村全部建立了村级红十字会,会员占各村人口的5%以上,还根据就近、方便、利于工作的原则,设立了村民红十字小组。各试点村党支部、村委会与红十字理事会成员交叉任职,村两委的建设规划与红十字理事会的意见相辅相成,制定并严格实施了符合红十字会理念的村庄建设总体规划。
救助体系建设。秉承及时、全面、快速的原则,无棣县红十字会帮助各试点村建立了村级困难群众档案,根据上级红会安排和各试点村实际积极开展募捐救助工作,大力实施“天使救心”、“牵手未来”、“幸福农家”等五大救助计划,专门救助农村困难群众。
按照“县里拨一点(10000元)、村里出一点、社会筹一点”的思路,各试点村全部建立了红十字村民互助金制度,严格按照“贫困户个人申请、村红十字会筛选、公示、实施救助”的程序,做好各项大病救助、灾害救助、贫困救助和学生救助等各项救助工作。
便民公益设施。无棣县红十字会积极想办法、出点子,通过各种渠道寻求建设资金,在各试点村开展便民公益设施建设,解决当地群众行路难、如厕难、休闲健身难等亟待解决的生活和生产问题。
在蔡家村援建“红十字大街”,在沙头村援建水冲式公厕,在姬家村援建“博爱大道”,在庞家村援建“博爱健身广场”……当地村民纷纷表示,县红十字会的这些举措,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环境,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
扶贫项目建设。无棣县红十字会充分发挥红十字会社会联系面广的优势,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单位和企业,为各试点村推荐致富项目,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计划,定期开展劳动技能、科技知识培训,提供资金支持,积极推进实施 “红十字扶贫工程”。
在沙头村,村红十字会自筹建起了“红十字书屋”。书屋中有报纸及科技类、养殖类、种植类、医药类等20多类能够惠及百姓的书籍。沙头村村支书表示,“红十字书屋”的建成启用,不仅提高了村民的素质,还带动了全村海水养殖和捕捞业及畜牧业的发展。如今,该村养虾大户增加到80户,养鸡大棚增加到23户,人均年增收近千元。
红十字文化建设。各试点村均设立了红十字活动室,建立红十字知识宣传栏,向村民普及红十字知识;县红十字会定期组织培训师资赴各村进行应急救护知识、健康知识、防灾避险知识培训;各村均成立了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敬老助残、卫生清洁、绿化美化等志愿服务活动。
无棣县红十字会还不定期地组织红十字志愿者参加“关爱农民健康”等活动,邀请医学专家和志愿者赴各试点村和乡镇敬老院开展义诊、健康咨询,为当地群众和五保老人免费发放药品、衣服、生活用品等,给他们理发、洗衣服,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事迹困难。
无棣县红十字会的“五项建设”,既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村困难群众的各种生产、生活问题,又在村民中普及了爱心互助的人道理念,深受当地群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