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两论一动”需扎根群众
发布时间:2014-05-22 10:52:12 来源: 发布者:办公室戎怡 浏览24309 次
■ 王鹏飞
面对“零成本”的造谣,在“聚光灯、放大镜和显微镜”下做好红十字会工作,必须“依靠群众,问计于民”、“了解群众,问需于民”、“服务群众,问效于民”。只有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红十字会才能当好各级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为构建和谐、幸福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高度关注民生 各项工作才能赢得群众满意
“两论一动”最根本的要求是更好地为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谋福祉。红十字工作就是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红十字会践行“两论一动”的试金石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关注弱势群体的诉求,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各项工作才能落实到亲民近民、务实有为之中,才能进一步增进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
切实转变作风 履职尽责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深入一线,是落实“两论一动”的必然要求。一是调查研究到一线。增强谋划工作、解决问题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需要“零距离”了解基层困难,面对面感受群众疾苦;解决基层建设、干部队伍培养、核心业务开展等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更需要到一线查实情、摸实底,真正了解需求,才能有的放矢。二是检查指导到一线。主动为基层提供帮助和服务,靠“键对键”不行,必须“面对面”。解决事关基层红十字会发展和群众期盼的突出问题,要采取领导领衔、专项行动、重点督办、现场办公等方式,集中时间和精力,在解决问题中求实效。三是总结提高到一线。群众不只是我们的力量之源,也是智慧之源、谋略之源、方法之源。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虚心地向基层学习,不断增强工作效益,需要我们到一线总结,在一线提高。可以通过大力培育、树立、宣扬基层典型代表,让各级学榜样,赶有目标;实行基层试点带动,让基层落实工作少走弯路,提高效益。
建立健全机制 为民行动才能得到常态化运行
严明的制度,有效的机制,是推动红十字工作科学发展的有效保证,更是落实为民行动的基础。一是明确决策咨询机制。事关红十字会发展、工作开展、项目推进等问题,应从提出议题开始即向机关和基层进行公示,严格按照听证咨询、会议决定、依法决策的步骤进行,以制度化的方式把自上而下的调查研究与自下而上的群众参与有机结合在一起。二是完善公开透明机制。把“两公开、两透明”作为打造红十字公信力建设的重要抓手和践行“两论一动”的重要途径。完善修改有关规定,依靠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收款物捐赠和使用情况,必须及时通过网站、多媒体募捐箱、年报等载体向上级主管领导、相关部门、新闻媒体和广大群众公布,真诚接受社会监督,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得到落实,只有这样宣传传播工作才能取得实效。三是建立通报交流机制。促进红十字工作得到各级党政及其部门的有效支持,提升科学发展速度,使亮点工作有效带动全面工作,可以采取定期通报、专项通报、全面通报等方式,浓厚比、学、赶、帮、超的氛围,达到赢得领导理解支持、指导县市区工作、促进各级互学、扩大影响、增强效果、调动工作干劲的目的。
(作者系河北省石家庄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此文刊登于5月20日《中国红十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