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自信舆论自觉方能行动自如

发布时间:2014-04-08 10:13:14 来源: 发布者:办公室 浏览24539 次

理论自信舆论自觉方能行动自如
    ■  胡晓强

    抓好舆论宣传,加强理论研究,为红十字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提供坚实理论支撑,进而以三救三献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这是摆在红十字工作者面前一个现实并紧迫的问题。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理论问题关乎红十字事业的性质,关系红十字事业的创新与发展。舆论则是行动的催化剂。它将影响着红十字人的行动及红十字工作的局势和发展,在造成或转移红十字事业在社会影响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行动则是理论的体现和舆论的结晶。因此,我们只有坚持理论自信,舆论自觉,才能做到行动自如。
    理论自信,要求我们要把国际红十字运动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十字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一以贯之地回答红十字会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历史课题。新形势下,我们尤其要紧紧握住时代发展要求,接地气,贴民心,顺应人民共同愿望,紧扣时代主题,体现时代精神,回应民众关切,回答民众问题,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代,与人类文明共进步,形成中国特色的红十字理论体系,并使红十字理论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理解、接受和运用,从而发挥其指导实践的强大威力。
    具体来说,一是要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的红十字理论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实践特色,坚持以研究和解决红十字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使之成为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二是要探索形式创新。一定的形式是任何一种理论生存、传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红十字理论,对国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皆因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更没有一套成熟的传播方式。因此,不论研究还是传播发展,都需要我们采取一种立体式、全方位、人们喜闻乐见的全新形式;三是要力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有中国特色的红十字理论,既要有国际红十字运动的特征,又要有符合中国国情的内容,还要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形式,用中国的理论解读方式,来诠释中国特色的红十字理论,综合提炼打造出既体现时代要求又符合中国特色的红十字思想理论成果。
    舆论自觉,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舆论。首先,要正确看待舆论。舆论作为在一定社会范围内,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一种反映,具有独特的作用和特点,也有显而易见的弊端。因此,我们既要充分认识舆论所具备的制约、监督和鼓动作用,也要掌握其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和评价性的特点,更要认清其所含有的倾向性、一过性和不合理性、不确定性、不一致性等弊端。其次,要善于利用舆论。毛泽东同志曾说过笔杆子和枪杆子结合起来,事情就好办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也说过一份不友好的报纸比一千把刺刀更可怕。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舆论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认识舆论的规律性,进而合理地利用舆论,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舆论工作,事前用舆论引路、做铺垫;事中用舆论烘托气氛、营造氛围;事后用舆论总结经验,推动发展。第三,要学会引导舆论。舆论就像一把双刃剑,好的舆论会促进工作,不好的舆论则会对工作造成影响,这在近年红十字会的一系列舆论风波中,广大同仁应该已经认识得很透彻了。因而,我们要时刻关注舆论的动向,适时掌控舆情,及时引导舆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让舆论为我所用。
    行动自如,是在理论自信、舆论自觉基础上的一种必然行为。有了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又有正确的舆论辅佐,行动自然就会挥洒自如,卓有成效。红十字事业是一项开拓性事业,而且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只有勇于面对挑战,敢于战胜困难和挫折,善于抓住机遇,用党有号召,红会有响应民有所呼、红会有所应的实际行动,才能推动新时期红十字事业的科学跨越发展,体现红十字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展示广大红十字人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愁的风采和价值所在。
    (作者系福建省福州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