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安区第一位农民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完成捐献
发布时间:2012-05-16 08:54:03 来源: 发布者:长安区红十字会 浏览7946 次
2012年5月15日,石家庄市长安区第一位农民、全国2796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吕春霞在河北省第二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并获得了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匾牌,长安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刘敬在第一时间到医院进行了看望,送去鲜花和3000元慰问金,详细了解捐献过程以及现在的身体状况,高度赞扬她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义举,嘱咐她好好休养身体,感谢她为救助患者生命和支持公益事业所做的贡献。
吕春霞,长安区高营镇东古城人,今年33岁。自2004年起,她便积极参加了我市无偿献血30余次,其中机采成分血20次39人份,并于2010年主动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留下血样资料。吕春霞为人孝顺,低调,和善,怕家人担心,多次献血都不曾告诉家人。今年4月, 吕春霞得知她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吻合, 就立即做了造血干细胞高分辨检测及各项体检。在真正要捐献时才敢告诉家人,母亲、丈夫及姊妹都有思想顾虑,一是怕捐献时的痛苦,二是怕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坚决不同意吕春霞捐献。但是吕春霞非常希望实现捐献的心愿,想用自己生命的种子,去点燃另一个素不相识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之光。在了解此情况后,区红十字会多方联系,与省、市红十字会一起带着已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来到家中,现身说法,东古城村委会积极联系其他家人,共同来做亲属的工作,一次又一次的爱心呼唤,终于取得的家人理解和支持,吕春霞于5月15日上午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1名志愿者和家人的陪同下进行共计4个小时的采集捐献,成为我区第1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吕春霞表示会以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成为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鼓励更多的人加入中华骨髓库,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更多的白血病患者。
据悉,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白血病等血液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在不同种族、民族、个体中各有差异。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时,供患双方的HLA型别必须相合,否则会产生严重的排异反应,会危及患者生命。HLA相合的几率常见为1/400-1/10000,少见及罕见的甚至达到几十万甚至百万分之一。目前,中华骨髓库共有147万多份造血干细胞样本,而每年仅白血病发病人数就在4万左右,因此,只有扩充有效库容量,提高配型率,才能挽救更多的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吕春霞
长安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刘敬看望吕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