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重点 创特色 办实事 树形象
发布时间:2011-12-22 14:06:06 来源:石家庄红十字会 发布者:业务工作部 浏览7823 次
2011年1月,经区委、区政府批准,井陉矿区红十字会正式成立,实现了区级红十字会机构由政府现职领导直接联系,独立建制。区红会成立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市红会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坚持“抓重点、创特色、办实事、树形象”,依托活动开展推进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了红十字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扎实开展社会募捐工作
依法开展社会募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赋予红会的职责任务。捐款的用途是用于全区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救援和对贫困弱势群体实施救助。我们采取4项措施做好2011年的“博爱一日捐”工作:一是广动员。举行了“博爱一日捐”活动启动仪式、区机关集中捐款仪式,召开了各系统动员会。二是抓宣传。充分利用区电视台、矿区报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做好宣传工作,营造浓厚氛围。三是勤走访。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和领导走访了全区27家有代表性的企业,收到了良好效果。四是讲透明。活动期间分别在区电视台、矿务局电视台和矿区报对捐赠企业及数额及时进行了公布。募捐活动中区四大班子领导带头捐款,广大干部群众、企业积极参与,并涌现出了西王舍村民梅素文、荣辉宾馆、荆蒲兰聚君源饭店等个人和个体工商户主动捐款的先进典型。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区共募集善款199708元,为全年防灾备灾和社会救助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力做好社会救助工作
开展社会救助是红十字会履行职能、体现慈善公益性的重要工作。为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工作:一是保证了救助资金到位。按照募集资金的规定比例建立了“大病特困救助金”和“基层红十字项目金”,做到专款专用。二是出台了救助办法。制定了《矿区红十字会大病特困群众救助管理办法(试行)》,做到有章可循。三是广泛开展救助活动。救助工作面向全社会开展,5月份以来,共救助大病特困群众等18户,发放救助金47700元;开展“助学帮困活动”,为6名小学生发放助学金3000元;慰问老革命、困难群众、教职工共计103名,发放慰问金22500元;完成区委区政府委托事宜,为长虹棉织厂困难下岗职工冯德珍筹付医保资金5000元;做好“先心病和白血病患儿救助活动”,全区4例先心病患儿成功手术,共为其家庭节省医疗费用45000余元;开展“爱心捐助”、“爱心助学”活动, 3名孤寡老人获得生活物资捐助,3名品学兼优贫困小学生获得每年1200元的长期助学。截至目前,区红会开展救助、慰问、助学等公益活动的总金额达78200元,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和赞誉。

努力推动工作创新开展
创新是事业的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三个结合”“一个抓手”:一是救助慰问与全区重大活动相结合。将“博爱送温暖慰问”“关爱老教师慰问”“大病教职工救助”和“爱心助学”活动,与全区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大赛和庆祝“教师节”活动结合起来,共慰问老革命代表10名、救助慰问教师5名,资助贫困小学生6名。二是开展活动与相关单位职能相结合。与卫生、安监、科技、教育等部门共同开展了“博爱宣传服务周”“世界献血者日”“危化行业应急救护培训班”“学生防震避险知识讲座”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三是无偿献血与宣传服务相结合。积极组织宣传服务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发动,许多区领导、机关干部带头无偿献血。1-10月份,全区无偿献血人数达786人次,共献血3111000 ml。四是将宣传作为红会工作的总抓手。不断强化全体人员的宣传意识和能力,各项工作宣传先行,充分反映工作和活动开展。截止目前,区红会在省市红十字简报、网站等发表信息14篇,区委区政府采用信息7篇,区电视台播出有关新闻等16期次,区报社刊登专刊、新闻8期次,树立了红会工作良好形象。


切实加强机关能力建设
红十字会是服务群众的窗口单位,必须加强效能建设,打造透明高效一流机关。一是积极推进红会制度建设。建立实行了信息公开制度、救助工作制度等9项工作制度和规范。二是不断提高干部的素质能力。实行每周一例会,每周五学习;周初部署工作,周末反馈总结;集中学习研讨了山东淄博、江西上饶红会的先进工作经验,学接待、学礼仪,努力提升工作能力。三是特别强化“创先争优”意识。要求全体务必树立“创先争优”意识,认真学习刘琼芳等先进事迹,做好工作,为全区发展服好务。截止目前我区荣获全市2011年度“博爱一日捐”工作先进单位;争取上级援建项目1个,援建资金10万元。四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构建阳光透明的信息公开机制,及时公开公示了机构成立以来社会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情况、社会救助情况等内容,接受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以公开透明和扎实高效的工作,切实维护红十字会的公信力。
矿区红十字会成立运行一年来,各项工作蓬勃开展,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我们要时刻将人道主义精神和扶危济困的责任放在心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汇聚起人道博爱的力量,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