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会爬上去,春天会到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谈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5-03-24 17:06:28 来源: 发布者:中国红十字报摘选 浏览6204 次

■  舒迪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郭长江用“正在爬坡”形容当前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现状。他希望社会能理性地给公益慈善事业从业人员应有的尊重,并坚信“公益慈善事业的春天会到来”。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正在“爬坡”

虽然已经时隔数年,但提起当年的“网络事件”给红十字会乃至整个公益慈善事业带来的伤害,作为事件的亲历者,郭长江说:“这个事件伤害的不仅仅是红十字会,而是整个公益慈善事业,而且最受伤的不是我们从业者,而是需要帮助、需要救助的人。”

近年来,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可谓跌宕起伏。2008年,被学界定义为“中国的公益元年”,以“5·12”汶川抗震救灾为标志,公益慈善事业井喷式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期,而2011年却骤然降到低谷,主要问题是发生了质疑公益慈善组织的系列网络事件。

“虽然后来大家都了解了事情真相,但这些事件使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伤害,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恢复。”几年来,郭长江对此进行了很多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仅仅是网友不够理智么?我想作为公益慈善组织,我们更要通过这件事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的工作中肯定存在不足,要找到弱点在哪里。”

让郭长江略感欣慰的是,如今网友们已经知道了真相,也开始越来越理性。“现在公益慈善领域的声誉在慢慢恢复和‘爬坡’。”郭长江说。据介绍,目前中国红十字会正在打造一个全国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建成后,在这个平台上将可以看到捐款来源、去向、进度等,实现善款“可追溯”。

“以前我们想得乐观了,以为两三年就可以完成,但现在发现还有不少技术难题。”郭长江介绍,这个平台涉及30多个省、300多个市、近3000个县级红十字会。同时,因为各级红十字会的开户银行不同,所以统一起来会比预想的要麻烦得多。“但即便如此,红十字会一直在努力,一定要做,而且肯定能做成,这是加强公信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郭长江说。

发展慈善事业,舆论引导很重要

“公益慈善事业要走出目前的低谷,除了公益组织自身努力外,舆论对社会公众的引导至关重要。”在郭长江看来,对于公益慈善领域的发展,首要的就是加强正面宣传,传播正能量,恢复公众信心。

“我国公益慈善事业为民生保障、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公益组织在公开透明、规范管理等方面的探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经过互联网专项治理,一些不法网络推手虽被绳之以法,但是他们对公众的误导至今尚未完全消除。”郭长江认为,要通过正面宣传,逐步扭转负面影响,帮助公益机构重塑公信力,引导人心向善,鼓励更多人加入到公益慈善事业中来,以善行善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普及正确的公益慈善理念、倡导理性认知,在郭长江看来也很重要。“绝不能把公益慈善事业看成富人的事、名人的事,也不能用道德绑架慈善。”郭长江说:“公益慈善是一种社会公众行为,人人都可参与;公益慈善的运作需要成本,需要专业人才;公益慈善的公开透明不等于‘全裸’,是要有法可依的;公益资产可以合法保值增值,等等,这些理念都需要向公众普及和传播。”

针对公益组织和媒体的关系问题,郭长江表示:“不能把监督与被监督对立起来,要形成舆论监督与公益慈善组织的良性互动,更好地促进事业发展。”在他看来,公益慈善事业离不开舆论监督。“监督是药、是医生,但医生治病是为了让人更健康,而不是置人于死地。毕竟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相对发达国家来说,还很弱小,还处于成长阶段。”

“一方面,公益慈善组织要主动接受舆论监督,把监督看作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舆论监督要以帮助公益慈善组织改进工作、促进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监督与被监督的良性互动。”郭长江建议。

“请理解和尊重公益从业者”

虽然公益慈善事业正在不断发展,但郭长江仍直言不讳地指出,公益慈善是崇高的事业,“从业者理应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尊重。但就目前看,情况并不乐观”。

“从业者的职业尊严尚未得到应有的体现,这是非常不利于慈善事业健康和快速发展的。”郭长江说。他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有关现状。

一是社会认知度差,从业者缺乏应有的社会认同。一方面,把公益慈善简单理解为“学雷锋、做好事”,不需要专业运作、专业人才,更不是一种职业。另一方面,认为公益慈善虽然很高尚,但毕竟是边缘行业,身份认同差。

二是行政成本约束人才储备,已经严重阻碍公益行业专业化进程。“很多人没有认识到公益运作同样需要成本,对公益组织从业人员合理收入接受度不足,对从捐款中提取管理费比较敏感甚至过于苛求。”郭长江说。

三是职业化进程缓慢,业态涵养不足。“公益慈善行业承担了部分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职能,如果培育发展好,也会成为创业和就业的新途径。”郭长江告诉记者,全国公益组织已具备一定的就业承载能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就业占比率还处于较低水平,发展空间很大。

“关键是要按照职业化、专业化的方向,抓紧建立健全相关职务、职称序列,完善人才激励和户籍、社保政策,加强就业引导,实现正规化、规范化就业,进一步提升公益慈善事业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郭长江建议,应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会同民政部门,研究制定相关公益组织就业引导政策,增加公益领域的就业总体容量,提升公益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营造有利于公益组织发展的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显著提升公益领域对我国就业的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