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不求结果和回报

发布时间:2014-05-05 09:14:51 来源: 发布者:办公室戎怡 浏览6243 次

公益不求结果和回报
 ——“艾德1+1手牵手”公益行动走进大别山实践与体会
编者按:3月29日至31日,无锡“艾德1+1手牵手”公益志愿组织一行32人第四次走进大别山新县,在箭厂河乡列宁小学开展公益助学捐赠志愿活动。本次捐赠活动对接资助了80名中小学贫困学生,每年资助每名学生1000元,帮助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爱心志愿者还入户走访了50户贫困学生家庭,分别带去慰问金和食品、文具等。
    谈晓祥是艾德微公益发起人,此次活动结束后,本报约他撰文畅谈活动心得与体会

    ■  谈晓祥

    三天的大别山留守儿童对接活动结束,暂时可以画上了一个句号了,留给我们的思考还有很多。

活动如何确定资助对象

    新县的大别山曾是鄂豫皖抗日革命根据地,全县不到10万的人口牺牲了5.5万人,家家有烈士,户户有忠骨。
    处于大别山腹地的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当地政府对教育、对慈善公益事业、对寻求经济增长方式的态度非常积极。当地红十字会、学校老师主动帮助我们协调联络、热情接待,陪着我们走乡串户。
    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以上,这个数字现在已经达到了5800万人。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广大农村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1+1”希望给予革命老区留守儿童一份关爱,让老区的孩子也能够得到城市里爱心人士的关心,融化他们内心的那份孤独。我们在选择对接对象上没有做出特别高的要求,只需要符合“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有一方无劳动力;父母双亡,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人抚养;父母有一方病故,家庭处于低保水平线;父母有一方以上有重病,但无法外出打工,面临生存困难的家庭;孩子品学兼优,但家庭无力供给培养”等条件即可。
    对于这些家庭,我们提供一些必要的资助以帮助其改善家庭的生存环境,具体标准是1000元一年,500元一学期。可以按学期也可以按年捐献,一切自愿。我们把这个选择标准交给了对方红会和学校,让学校帮助我们去筛选调查。

帮扶留守儿童需感同身受

    活动中,有捐赠人质疑:我的钱能用在这个孩子身上吗?我捐钱了,这个家庭会让孩子继续接受教育吗?也有随行者感慨走访的家庭根本不适合孩子成长,或这么调皮的孩子获得了资助也不一定有出息。
    这些质疑和困惑,正是我今天想做一个分析的目的,我们必须要正视我们做的这件事。
    人性是复杂的,也是善良的,这种善良体现在感同身受上。如果这个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孩子跟我们有一丝血脉关系,或者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会选择无可奈何的包容还是毫不犹豫的放弃?还是尝试做一些努力,亦或选择一些可以走进他们内心的方法尝试改变他们?我们在教育自己孩子时有没有过分溺爱、百般迁就、无可奈何的时候?对接一个孩子可能会从那个孩子身上找到我们对孩子教育的不足,可能那个孩子会是我们的反面教材,这会成为我们的另一种收获。
    所以我会对山区的孩子说:感恩你们给我机会!这次机会可能是我渡了对方心灵,也可能是对方渡了我的胸怀。
    今后可能还会有一些爱心企业家参与活动,他们很容易把这件事与产生的利益直接挂钩。他们可能会想到我要求就是要有结果,我的每一分钱都要用在能够产生价值回报的地方。但是,做公益不是投资,我们不能带有回报的目的,更不能用商业投资的回报价值来衡量。
    作为公益人,我们需要坚定一个信念:一件善事本身起到的作用可能是微末的,但这件事带来的社会效应、对人性的触动、给大家带来的思考具有极大的无形价值。

得利思义是公益人应有的境界

    大别山之行,我们一次性对接了80个孩子,这个社会越来越多有爱的、善良的朋友愿意去担负起社会责任,这才是这个民族的希望所在。
    最令我感动的是很多爱心人士在走访过程中再次解囊资助。张义把自己对接的孩子接到城里洗澡、换新衣服、买发卡,陪她逛街吃饭,给从未穿过袜子的孩子买了十多双换洗袜子,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孩子被满满的幸福包围着。史彤给他对接的孩子家庭捐赠了2500元,为了方便联系,他又购买了一部手机送给孩子家庭。我问他问什么会有这样的义举,他回答,因为他们缺的是我们能给予的。这让我想起了李亚鹏曾说过的一段话:富人缺少快乐,穷人也缺少快乐,富人把钱捐给了穷人,在布施的过程中,两者都获得了快乐。还有一些爱心人士委托老师留下钱给孩子,说再多给一些,这样或多或少可以解决一些燃眉之急。这些场面都让我很感动,也给当地学校、政府留下了好印象。
    最后我走访了吴文娟的家。小女孩老远就叫:“大伯好。”那个风烛之年的老太太拉着我的手说:“谢谢你们,政府正在给我们进行危房改造,很快我们就可以搬进去住了。”临行前她硬是送我一口袋花生,并一再强调不值钱,只是一点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