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会是维护稳定的有生力量

发布时间:2014-06-10 10:54:05 来源: 发布者:办公室戎怡 浏览10852 次

■  马润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部署、明确了总目标、发出了总动员,特别是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深化国家安全体制改革的开创之举。
    红十字组织作为国际人道机构,按照国际人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的要求,在大力弘扬红十字精神、发挥人道助手作用、维护人权的公平正义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取得了积极成果。


深化国家安全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

    当前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我国安全工作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需要搭建一个强有力的平台统筹国家安全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对于加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治理结构,整合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和安全维稳工作,维护人权的公平正义,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深化国家安全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大突破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国内外涉及国家安全、领土、领海、外交、军事、资源、经济、民生等传统与非传统的安全问题。深化国家安全体制改革,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将大大增强国家的风险防范与危机应对综合能力,完善国家危机处理机制和安全体系,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需要国家安全委员会集中高层权力,统筹安排维护国家安全,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安全保障。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有利于国家安全工作的整体规划,有利于提高国家安全战略的科学决策和有效执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的重大突破,是实现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的重要保障。

    深化国家安全体制改革是整合各方力量,形成维稳强大合力的重要体现

    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安全形势,给国家维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国家安全体制改革创新,将维护国家安全与创新社会治理、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等内政事务并列并举,“内外兼备”,能够更加有效整合各个部门的力量,更加有力地进行协调。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协调机制、决策机制、应对机制创新的重要体现。通过这一平台,将有效整合外交、军事、情报、公安、国安、金融、宣传等部门的力量,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形成集中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畅通高效的国家安全机制。这将有利于国家安全工作的整体规划,统筹协调,有效应对和解决安全问题。

    深化国家安全体制改革是红十字组织服务全局,履行人道使命的时代要求

    红十字组织作为国际人道组织,具有国际性、中立性、公正性等特征,应急救护、紧急救援、人道救助、人道保障是国际人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赋予该组织的法定职责,决定了红十字组织是国际国内应对自然灾害和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不论是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等造成的人道危机,还是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的处置,红十字组织以其人道主义组织的独特优势,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人道领域的得力助手。我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为中国红十字组织进一步彰显人道力量,围绕中心,服务全局,积极参与安全维稳工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使命要求。


首都红十字组织是维护首都安全稳定的有生力量

    作为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红十字组织在安全维稳工作中的作用愈加彰显。在完成首都历次重大政治任务和参与突发事件的处置中,有效发挥了应急启动快、处置能力强、协作配合好的独特优势。

    突出紧急救援站点的科学布局,完善人道应急的处置网络

    目前,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机构承担着全市约50%的紧急救援和处置突发事件的任务。市红十字会在全市共设有130个紧急救援站点,其中设立在天安门午门、中南海西侧、国家体育场(鸟巢)等敏感地区、重大政治任务和大型活动举办地区、人员高度密集区和特殊场所的有8个;设立在大型社区、经济开发区、旅游景区、商贸服务区、高科技园区、外籍人员聚居区和重要交通枢纽等区域的有70个;设立在社区、学校等人口稠密地区的有52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紧急救援网络。这些紧急救援站点作为首都红十字组织履行紧急救援职能的平台,收集和汇总影响首都安全稳定信息的前哨,协助有关部门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依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0月28日,天安门金水桥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北京市红十字会救护人员在2分钟内赶到现场,救治伤者15名。11月20日,东南四环小武基村一配件厂仓库发生火灾,造成16人死伤,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转运了其中的15人。多年来,市红十字会设立在首都的救援站点在配合公安部门处理治安事件和交通事故中,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上千次,为维护首都和谐稳定、保持良好国际形象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突出统筹协调联动,建立人道组织安全维稳长效机制

    维护首都安全稳定是首都红十字组织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法定职责。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和完善应急处置体制机制和工作预案,是增强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护能力,保障首都安全稳定的重要内容。目前,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机构与北京市公安局已建立一键式报警系统和信息长效对接机制。与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建立起联动机制,在北京市交管局各支队设立急救站,实施应急交通勤务机制,遇有危重病人或重大突发事件时开辟绿色通道,保证了重大应急事件处置人员、车辆、装备的快速到达、快速处置。此外,还与北京市特警总队、治安总队、便衣总队及公交总队建立起联动机制,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响应。与警航总队、首航直升机、华彬亚盛直升机建立联动机制,多次参与应急演练并成功救援、救治多名患者。与华彬亚盛、金鹿航空等机构建立固定翼飞机救援体系,为前期指挥人员快速到达及伤员的后期转运提供有效保障。与检察、司法机关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为检察和审判机关的司法行为提供人权保障。此外,还进驻全市16处监管场所,为全市90%以上的被监管人员提供人道服务和人权保障。

    突出加大资金和物资投入,不断壮大红十字组织的维稳实力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关心首都红十字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安全维稳、紧急救援工作的资金、物资装备等方面投入力度,为壮大首都红十字专业紧急救援力量提供了有力支持。为加强首都红十字人道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应急救援实力,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筹资建设“人道应急指挥通信平台”,此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之中,它将成为全国红十字系统灾害救援指挥中心。北京市委市政府在红十字紧急救援车辆装备更新方面也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并形成长效机制。2009年以来,共投入购车费用和救援补助9201万元,共购置急救车114辆、摩托车和车上车50辆,另补助油料费316万元。北京市红十字会积极争取各方支持,进一步加大了对急救站点建设和设备设施的投入,每年自筹资金1650万元用于急救站点的运维,为高效完成各类安全维稳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证。


充分发挥红十字组织在维稳工作中的作用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维护首都安全稳定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北京市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首都红十字组织要把积极参与维护首都的安全稳定作为一项服务中心全局,落实“四个服务”的重大政治任务和人道责任,紧紧围绕首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积极探索人道组织参与首都安全维稳的规律和特点。

    勇于担当负责,增强首都红十字组织参与安全维稳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与首都安全维稳工作是首都红十字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也是履行红十字组织法定职责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道公平正义的有效形式。首都红十字组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增强进取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勇于担当的精神把积极参与安全维稳工作作为重要的议事日程摆上突出位置。要健全和完善首都红十字组织市、区两级参与安全维稳工作的领导体制和机制,完善应急处置体制机制和工作预案,加强沟通协调,在处突维稳中做到联勤、联手、联防、联动。要与全市安全维稳部门和单位积极协调、密切协作,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专业部门组织、红十字组织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创新体制机制,为首都红十字组织有效参与安全维稳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随着国际国内人道危机和地区冲突的常态化,伴随着首都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首都红十字组织要高标准谋划,大尺度设计,深层次完善,积极探索新时期有效参与安全维稳工作的思路和途径,不断增强红十字组织有效参与安全维稳工作的规模和实力。一是要突出体制创新。将红十字组织纳入国家安全维稳工作体系,成为各级安全委员会的成员单位,以明确职责和任务。在现有应急体制基础上,建立人道事务常设机构,在国际性大型活动、重要会议、重大赛事的安全维稳中建立人道事务工作部门,便于在安全维稳工作中充分发挥红十字组织的作用。此外,要进一步探索红十字人道工作进驻监所管理,并为检察和审判机关的司法行为提供人权保障机制,充分发挥红十字组织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的作用。二是要突出制度创新。进一步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增强红十字组织在安全维稳工作中的发展后劲与活力。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加大对红十字组织在社会服务和安全维稳工作方面资金投入和设施的保障力度,切实提高人防、物防、技防现代化水平,激发红十字组织参与首都安全维稳内生动力和强大合力。三是突出理论创新。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提高安全维稳的领导水平和智力水平。要加强红十字组织参与安全稳定工作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加大国际间的工作交流与合作,确保红十字组织在维护安全稳定工作中沿着正确的方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红十字组织参与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加强基础建设,提高首都红十字组织参与处突维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能力建设是首都红十字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有效参与安全维稳工作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创建平安北京、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必要条件。首都红十字组织要进一步增强进取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深刻认识加强维护首都安全稳定工作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国家安全,确保首都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一是着力加强科学布局,切实加强网格化建设与管理,形成人道组织处置突发事件整体合力。要按照加大为重要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力度的原则,在重要核心区、政治敏感地区,及其他重点地区、单位、场所,增建红十字紧急救援站点,形成网格化管理模式,使红十字紧急救援行动在处突维稳工作中反应更加快捷,处置更加科学有效。二是着力加强装备建设。装备配备是提高紧急救援队伍战斗力的基础。要积极争取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建立健全紧急救援保障资金投入长效机制,重点配备紧急救援装备器材,最大限度地保障紧急救援有效开展和救援人员安全;要结合安全维稳的特点,科学统筹特殊装备配备,优先配备适应防恐救援装备器材,提高机动化、快速化反应能力。三是着力加强队伍建设。紧急救援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直接决定着战斗力。要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敢于担当、勇于献身、牢记使命、恪尽职守的高素质维稳骨干队伍。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对紧急救援人员的各类培训和模拟推演,全面提高救援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
    (作者系北京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